Ting He Jiang Fei Yi
△摄影 龙国兵
“福宝高腔山歌”称作“山之声,水之音,物之韵,人之灵”,是福宝产生、流传并向川南黔北渝西地区传播的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原生态山歌。
“福宝高腔山歌”曲牌调式众多,长调短调并茂。歌词釆用比兴手法,由两句歌词为一歌段,曲调高音区反复再现。以富有地方特色的虚词衬句完成歌曲旋律的起、承、转、合,节奏舒缓从容,歌唱咬字细巧,润腔连 贯,以声传情。强调“高腔”风格和“边音” “假嗓” “嘘声”技巧,腔高嗓亮。
福宝高腔山歌
2007年3月,“福宝高腔山歌”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
“福宝贯打唢呐”是福宝产生、流传并向川南黔北渝西地区传播的一种古老而独特的鼓吹乐。是川南黔北渝西古乐源流的“活化石”。
“福宝贯打唢呐”是古人老郎哥创造,其子小郎哥传授。“福宝贯打唢呐”历史悠久,发端于唐代,发展于宋元,完善于明清。
贯打唢呐
“福宝贯打唢呐”有表现山野风光、动物情态和人物情绪三大类,以表现人物情绪的乐曲为众。唢呐的外观形如古塔,富有美感;竹节鼓、马锣等打击乐既是乐器,也是精致的传统工艺品;它的旋律、曲调、形式、风韵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个性,适用于各种活动,是福宝古镇历史遗存的民间风俗。
2007年3月,“福宝贯打唢呐”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
“福宝石工号子”是福宝先民在石工劳动中编创并应用于石工劳动的民间歌谣,是一种古老的实用功能与呼唱艺术相统一的群体劳动歌唱。
“福宝石工号子”初始于汉,发展于明,完善于清。其历史悠久,种类齐全,曲调丰富,唱腔古朴高亢,悠扬壮阔。唱词表现生活,歌唱爱情,总体体现出笑傲艰苦、乐观奋发的人文精神,被誉为“山魂之歌,石魄之唱”。
石工号子
“福宝石工号子”具有凝神聚力、协调动作、激奋精神、鼓舞士气、组织和指挥集体劳动的实用功能。它又是一种音乐艺术,是伴随劳动的歌唱,有内容丰富的歌词、完整的曲调、规范的歌唱方式和生动的表现力。
2014年4月,“福宝石工号子”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