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,端午节历经千年岁月淘洗,传承至今,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。
关于端午的来历有多种说法,比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,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,流传最广的说法是,为了纪念诗人屈原等——“节分端午自谁言,万古传闻为屈原”。
图源丨澎湃新闻
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、政治家,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(今湖北宜昌)。他是伟大的爱国诗人,其不朽诗篇《离骚》《九歌》《九章》《天问》等,独具风貌,影响深远。
千百年来,“端午”和“屈原”已演变成具有符号意义的中华文化之“根”和民族精神之“魂”。
屈原心忧家国、情牵百姓、勇于探索、清正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精髓,在一代又一代人心中树起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。
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”
图源丨“学习强国”学习平台
这句话出自《离骚》,是屈原被引用较多的诗句,意思是在追寻真理方面,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,但我将百折不挠,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。
2016年7月1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这句话:“‘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’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、继续前进,永远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,勇于变革、勇于创新,永不僵化、永不停滞,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,努力向历史、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!”
2018年6月13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再次引用了这句话:“没有不可能的事情,就要有这么一股劲儿,正像屈原讲的‘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’。”强调指出,“谁说国企搞不好?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,抱残守缺不行,改革能成功,就能变成现代企业”。
几年时间里,山东以“这么一股劲儿”,坚持“上下求索”,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。
各省属企业积极对标世界一流企业,锚定产品卓越、品牌卓著、创新领先和治理现代四个维度全面探索、锐意进取,改革取得显著成效。2022年,省属企业有4家进入世界500强,占全省数量的三分之二。
拿山东能源集团来说,其以壮士断腕、自我革命的勇气向“改革深水区”挺进,果断实施一系列超常规、突破性的工作举措,坚定实施品牌战略,品牌价值位列2022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能源化工领域第6位、山东省企业首位、煤炭企业首位。
征途漫漫,上下求索。这种不屈不挠探求真理、真知的精神,鼓舞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不断披荆斩棘、改革创新、奋勇向前。
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就是典型代表。他大胆提出“水稻具有杂种优势”的论断,突破了多年无人问津的理论禁区,在实践的基础上,率先擎起杂交水稻研究的大旗,不断向“禾下乘凉梦”进发,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。
“遂古之初,谁传道之?上下未形,何由考之?”
这句话出自《天问》,意思是,请问远古开始之时,谁将此态流传导引?天地尚未成形之前,又从哪里得以产生?
湖北秭归向台湾彰化赠送的屈原雕像
摄影丨新华社记者高学余
屈原对于天地、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,表现了他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,以及他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。
2012年8月21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8届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引用了这句话:“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,对于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。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的劳作中,开始观察和探究宇宙的奥秘。早在2300多年前,中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就发出了‘遂古之初,谁传道之?上下未形,何由考之?’的著名‘天问’。”
今天的中国步履不停,用智慧和汗水托举“梦想”升空。嫦娥探秘月球、祝融登上火星、北斗高空指路、长征二号丁火箭一次送了41颗卫星……不久前,6名航天员还在中国空间站聚首……
“飞天”的逐梦路上,活跃着“山东力量”。
位于烟台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3所,在历次载人航天任务中,承担了诸多重要设备的研制,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贡献着“山东智慧”。
东方蓝天钛金科技有限公司“不脱出紧固装置”产品,用6年时间实现大规模上天应用,数以万计的高温合金、钛合金产品与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、空间站核心舱一起完成使命。
山东姑娘王亚平,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、首位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,先后两次登上太空,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,进行了三次太空授课,引导着青年一代接力太空“中国梦”。
“千军万马”向太空,中国人不断前进、行稳致远。
“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。”
陈洪绶《屈子行吟图》
图源丨澎湃新闻
这句话出自《离骚》,意思是,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,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。
屈原因为民生艰难而叹息流泪,这是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、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。
2014年10月15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,引用了这句话:“屈原的‘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’,杜甫的‘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’、‘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’,李绅的‘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’,郑板桥的‘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’等等,也都是深刻反映人民心声的作品和佳句。”
两千多年前屈原的希冀,正是今日之中国的念兹在兹。
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,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,增进人民福祉,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,中国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,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。
2018年3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,赋予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大使命。五年多来,全省上下时刻牢记总书记嘱托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不断深化认识、强化措施、勇探新路,乡村产业蓬勃发展,人居环境深刻重塑,群众收入持续增加,城乡融合深入推进,精神风貌显著改善,治理效能有效提升,一幅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时代画卷正在徐徐展开。
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正在不断实现。
屈原的作品中闪烁着思想光芒,他心忧天下民生、永远探索真理的精神,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必须具备、应继承弘扬的宝贵精神财富。